高定私宅設計
就選居眾裝飾
前段時間,邱春瑞老師的一個抖音短片在業(yè)內(nèi)抖音圈尤為火爆。大體上能說是因為4句話讓不少設計師覺得言之太過?!耙涣鞯脑O計師玩光影,二流的設計師玩造型,三流的設計師玩色彩,不入流的做美工?!?月19日,易言團隊再和邱春瑞老師于抖音平臺上連麥采訪。重新解讀五年前的那段對話,并用現(xiàn)在的心境,再講一講。
在一切話題開始,邱春瑞說起了包豪斯,而這段話起因也是源于包豪斯。他拋出了一個觀點:室內(nèi)設計的應該是建筑的延伸,而不是美術的邊緣。和我們講述了不論如何出色的室內(nèi)設計,都是依附于結構之下的,我們需要用建筑的眼光去看設計,順著合理結構進而發(fā)展,設計才能落地,才能站得起來。
而做設計,是要反過來做的。不入流是因為堆砌,拼拼湊湊就好,并不算設計師,沒有多說。
軟硬裝是一體,外部載體需要內(nèi)部襯托。顏色,是我們雙眼認知的第一步。不論是板材還是墻漆或是任何材料,最先接受的是色彩信息。紅綠互為補色,為什么有的用的好,有的辣眼睛?基本說是個配比問題,印象派的畫家們在筆繪中追尋光影,而很多影,都是有顏色的,而且都是冷色調(diào)的補色。很多要素都在關注色彩,這也是設計最初要考量的。再之便是造型,這里邱春瑞說大部分設計師會在這里跌坑。沒有造型,是沒有光影的。說有些設計師對于型本身的把握與感覺就一般,還認為不要拘泥“型”,追求意境表達,多是主次顛倒的怪論。光影本身是實物遮擋的物理現(xiàn)象,沒有障礙物,便沒有影子了。怎么去設置那個障礙物,是需要很大功力的。
而說到光影。有光才有影,在之外還有一面是陰面。沒被光所照射的叫做“陰”,被造型阻斷的叫做“影”。而為什么又要說最后一步才能研究光影呢?光影投射在材質上,不同顏色反射被人眼接收色彩信息不同,而材質的表面又有光滑面和粗糙面各個因素去影響。所以最后一步推導,才能做光影,才能把設計往深處去做。
排序不是根本,最重要的是要有耐心去把這些設計步驟逐步完成。室內(nèi)設計脫離不了建筑的邏輯。當然在實際過程中不要去當那種材料“皮條客”,賺著差價的人是在透支“設計師”的。最后,邱春瑞說:“做設計的永遠要在設計之外看設計。”
聲明:本文轉載自網(wǎng)絡,不代表本平臺立場,僅供讀者參考,著作權屬歸原創(chuàng)者所有。我們分享此文出于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。如有侵權,請在后臺留言聯(lián)系我們進行刪除,謝謝!
返回頂部